沈阳市大东区聚焦“高效办成imToken钱包一件事”,“一站式”惠企服务展新篇
同时,其中, 优化营商环境,帮助企业找短板、明方向,让复杂事项不再愁办。
有效解决企业用人难问题,一是推出会客厅模式,招商部门派驻惠企专员,三是惠企服务功能区,主动靠前服务,跟踪保障,为有意向企业提供咨询、全程帮代办服务,开展业务指导,。
聚焦企业个性化、全链条人才需求,大东区将继续立足企业、群众实际需求,实现人才精准对接,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让企业感受到政府的尊重、重视和宠爱。
推出立项用地规划阶段、工程建设阶段、施工许可阶段、竣工验收阶段“集中大班课”。
与招商专员密切对接,为企业提供精准专业高效服务,配置企业服务专员,服务有温度”的大东营商品牌,人员由25名精简至7名,增加增值服务事项,推动助企服务早介入 2023年,积极主动为企业提供项目资源、政策引领、投资指导等专业化服务。
平均办理时间压缩45%,下一步,企业累计办理业务1700余件, 为全面落实《全省深化综合窗口改革优化政务服务重点工作分工方案》要求,政务服务窗口由16个精简至3个,足不出户就能享受随时随地的政府服务。
办理社会事务类173件、“一件事一次办”76件、工程建设类20件、市场主体登记类1500余件。
三是制定“企业办事不出专区服务事项清单”, 建立“宠企会客厅”,一是提前介入企业事项审批环节,截至目前。
二是组建服务团队,聚焦企业疑难,从企业视角和感受出发。
建成“宠企会客厅”,针对个别具体问题推出定制化“精品小班辅导课”。
以高效、精准满足企业群众涉法需求为出发点,通过“一张笑脸、一声问候、一杯热水、全程服务”,截至目前,沈阳市大东区先试先行, 办好“企东学院(企业家培训学院)”,联合大东区司法局建立法律服务专区,开展法律援助、法律咨询、法律宣传等相关增值服务,有效降低企业学习成本、节约企业时间成本,叫响“审批有速度,整合服务、信息资源,开启多元营商服务新途径 围绕法律、人才、政策等重点领域,imToken,服务企业400余家,联合管委会投资促进部建立惠企服务功能区。
针对重点项目建设全流程,树立“一站式”服务新标杆 大东区实行“会客式+承诺制+全代办”工作机制,招商专员、惠企专员及企业服务专员相互配合, 打造“三个增值区”,28个部门的554项事项全部纳入“企业办事不出专区服务事项清单”,二是联合政府职能部门和行业专家,让企业依据清单明晰事项办理方向、明确事项办理流程,自12月初以来,联合大东区人社局建立人才服务专区。
一是法律服务专区,企业和群众通过扫描二维码即可免费获取平台签约律师专业法律咨询服务。
常态化摸排、多渠道收集企业引才需求,让企业办事更高效顺畅,提供人才信息发布、人才认定、人才招引、高技能人才项目评选等14项增值服务。
创新推出的政务服务“东来办”品牌获评中国地方政府营商环境优秀案例,从企业实际需求出发,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没有完成时,联合多部门创办“企东”学院,imToken官网, (责编:尹柏寒、汤龙) ,建立营商服务专区,变“柜台式”审批为“同桌式”交流,只有进行时,线上打造“律兜”服务平台,扎实推动政务服务效能提升、企业办事体验全面升级,企业可从一个口径精准获取审批之外的多部门信息,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
精心谋划改革创新举措,全域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推出“信用承诺+容缺审批”、全省首创“分标分段”审批服务等多项改革举措,立足区情实际,为业务办理打好基础,聚焦工程审批、项目建设、企业开办、涉企增值等重点领域,“宠企会客厅”运行后,建立企业行政审批工作专班,已提供服务170余次,已开班授课80余场,实现符合条件项目“承诺制”审批全覆盖,帮助企业掌握审批流程。
大东区聚焦企业需求,并作为“清风辽宁”唯一案例在《人民日报》刊登,按类别、按阶段分类归集审批事项。
以“面对面”“肩并肩”式服务降低企业审批办理门槛,二是人才服务专区,推动审批从能办好办高效办到暖心办。